基础篇 #1
目的
告诉你如何将你的灵感、想法,高效地记录形成一个卡片盒笔记库,高效地关联转化成令人信服的书面作品。
卡片笔记法
卡片笔记法是一套足够简单且标准化的工作流程,它的目标是在积累跨时间、跨领域知识的同时促进更好的思考(思考比记录本身重要)。
思考针对人事物更准确的描述,思考“思考人事物”本身的思考过程与思考关联。
传统写作 vs 卡片写作
旧: 定主题 -> 找相关资料(作为任务的写作)
荐: 把写作变为日常的工作流程,用卡片去规划和打造一套工作方式,更可行(参考 片段写作)。
自上而下 vs 自下而上
类似 百度/维基百科 vs 卢曼卡片系统
自上而下:百度/维基百科为页面先预定主题,围绕主题扩展内容。
自下而上:卢曼卡片系统自带上下文,不同卡片之间的上下文互相联系影响,碰撞 💥 并生长出内容,通过处理关系,重新排序,从众多上下文中归纳整理主题。
写作(是什么?)
我们认为写作是一个人面对一张白纸,写下我们当下想说的话,并提供某个观点。
但!这是比较狭隘的定义。
写作是将我们的想法转化为记录的过程,它将我们的思维过程固化到一张纸上,一段录音,甚至一段视频,这都可以说是“写作”,创作和记录会是更适合的描述词。
片段写作
问题:
写作的长,短?
写作的难易? 写作的时间、地点、人物?
卡片笔记是结构写作,片段化地降低写作难度,对比我们更愿意消化抖音,小红书,我们也更愿意写小段的片段内容。(最终,片段会组合成文章)
写作应用
写文章是写作,发朋友圈也是写作,发短信同样是写作,你要在客户面前如何表达也是写作。
大家对写论文,写文章,写书 [P29],写小说,专著,论文 关注最多,而占据最大的 日常如何记笔记 相关的资料却得不到关注,或无意忽视。
写作应用案例
写作之于工作:写作方式能够推进你的工作和项目 Ansys。
「讲述」
为什么人们不重视记笔记?
市场上主流的写作书教大家从白纸开始写作,忽略了记笔记,因为写作并不是从面对一张白纸开始,而是从材料积累,写作就已经开始了。
我们记了笔记,但笔记写得好不好的反馈是延迟的。往往记了一堆最终发现没用而放弃记笔记。
成功写作的关键在于做好充分准备工作,心里有墨,有墨者不觉得写作有质量的文章难。
认知
认知和知识有什么分类?
“认知” 本身你感知到什么?你学习了什么?你产生什么思考?人对环境的反应。
元认知:人对自己的反应,我当前感知事物(我)的状态是怎样的?我目前为什么会有现在糟糕的心态?我什么思考 A 方法而不是 B 方法?
认知对应的卢曼卡片
认知本身 vs 文献笔记
元认知 vs 永久笔记
- 文献笔记记录思考事件的事件本身
- 永久笔记则是思考事件中的思考本身
存储与提取呈负相关
- Strong strength: 存储强度
- Retrieval strength: 提取强度
存入越容易,回忆提取却困难。
存入越吃力,回忆提取越简单。
新手 vs 专家
新手依赖重复记忆
意志力与自控力
智商不会比自律自控在学术成功成就上的影响大。
意志力是一种消耗很快的优先资源。自控自律与环境的关系比与个人特质的关系更多,个人特质喝秉性很难改变,但环境可以被改变(孟母三迁)。
通过改变环境,不必依靠意志力资源,让自己变得更自律,有自控力。
问题
卢曼的文献笔记(文献管理系统)是否像永久笔记一样有前后标记的 uid 和顺序?
不需要,你的思维结构和思维过程由卡片笔记盒组成,如果对文献笔记做 uid 设置,即等于把阅读到的东西作为永久笔记输入,如果你特别认同某一段文献的观点,是可以的,不过尽量用自己的话转化一遍这个观点。